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艺术馆 主办 加入收藏 | 回到总馆
首页 > 检书漫笔

检书漫笔
2017-07-17 22:12:17   点击:735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这是杜甫五律《夜宴左氏庄》中的句子,我数年前读到,一见倾心。

2015年我忙里偷闲写了几篇《藏书散记》,陆续发表于《青少年书法报》。类似的题材实在还有许多可写,种种原因,未能坚持。暑假期间整理藏书,翻检摩挲之际,往事历历,如在目前,而岁月不居,似乎只是一转眼的工夫,就走过了几十年的光阴。前尘如梦,而诸般缠绵自有难以忘怀者,若不诉诸文字,心下实有不甘,因作《检书漫笔》系列。所谓漫笔,求其自在,长短不拘,雪泥鸿爪,随心所欲,而检书之名,则自杜诗中来,稍涉风雅,不亦宜乎?

兹述缘起,以为题记。

 

 

《潘天寿 吴茀之 诸乐三课徒画稿笔记》

《潘天寿 吴茀之 诸乐三课徒画稿笔记》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它比一般的课徒画稿类图书更多文字记述,图与文相得益彰。潘天寿等三位画家当然了不起,而两位作者中的朱颖人就是我早就知道的一位,他的画多为花卉翎毛,风格清丽,颇见自家风调。

 

《潘天寿绘画技法简析》

潘天寿的画,印象中最早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初中美术教材上见到的《小龙湫下一角》。从小学动笔画中国画起,至今三十年光景,潘天寿的画见得越来越多,也越发认识到他的了不起。有关潘天寿的资料,这么多年下来,从数十页的小册子到煌煌五巨册的全集,大概有十种吧,不能说应有尽有,在我特别关注的有数的几位画家里却是最全的。

 

《写意花鸟画技法》

在当代画坛,画大写意的画家实在不少,然而这么多年下来,无论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我觉得最值得关注的一位,就是何水法。尽管何水法的画也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能与之颉颃者已经难得一见。

今年(2016)9月G20金融峰会在杭州举行,何水法作二十国国花系列,我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下,并附短论一段,照录如下:

当代所谓大写意花卉 几无可观 名师教授 多浪得虚名 杭州何水法出工入写 所作巨制虽偶有荒率之失 究竟瑕不掩瑜 精彩之作花光璀璨 生机盎然 谓之独领风骚亦不为过 此二十国国花系列全力以赴 或可见其手段之一斑 

 

《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十六讲》

郭味蕖的画最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初中美术教材上见过,那幅画名字是《初阳》。画印得很小,但印象很深,用双钩手法表现花朵,显得繁密精致,讨人喜欢。《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十六讲》是前几年买到的。郭味蕖的字在同时代画家中是写得很好的,中规中矩,当行手段。

 

《写意花鸟画技法100问》

中学、师范到参加工作,近二十年间,我每年都与各地美术出版社联系,邮购图书,我的好多好书都是从出版社直接买到的。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是我联系不算很多的一家,但买到了几本今天看来还是非常不错的书。当年根据出版社寄来的数目,我选择了这本《写意花鸟画技法100问》。书不太厚,字数不是很多,大约一半是彩印,一开始拿到觉得有点小贵,然翻阅既久,感到这实在是一份很有价值的资料,作者没有人云亦云,很有见地,实践出真知,又能平实道出,难能可贵。

无论古代还是近现代,陕西都是值得关注的土地,陕西画坛颇有名手,现当代如赵望云、石鲁、刘文西、何海霞、王子武,都是了不起的人物,“长安画派”、西安美术学院也声誉素孚。

 

《墨兰说》

从安徽美术出版社买的书不是很多,现在想来印象最深也最喜欢的就是这本《墨兰说》。封面题字是陆俨少,尽管这几个字不算精彩,但还是可以咀嚼的。陆俨少题写的书名,就我所见,最精彩的是他的《山水画刍议》(封面、扉页题字用的不是同一件,扉页尤其精彩),为曹齐《刻印技法图解》所题也极好。

 

《花鸟画技法问答》

这本书是在兴城新华书店买到的。那会儿我假期基本都在兴城古城北关外的姥姥家度过,当年一个人津津有味地翻看它的情形,依稀记得。当时觉得封面的几个字写得实在不怎么样,后来对孙其峰了解渐多,也知道他在书法篆刻上很有造诣。孙其峰汉简一路隶书很有意思,另作出奇制胜一路则让人联想到曼生陈鸿寿,还有现代的宁斧成。许多年后再看这本书的题名,其实没小时候感觉的那样糟糕,不过,这实在不是孙其峰的水平,太过随意。图示这本书在大约两年前在孔夫子旧书网重新买的,当年的那本为一位女生借去,近二十年过去了,不知道她是否还记得。

 

《墨竹析览》 

这本《墨竹析览》也是小时候在兴城新华书店买的。还记得当时售货员阿姨给我推荐这本书,我也感觉这本书确实挺好,封面也好看,但感觉稍贵,犹豫再三,还是没选择它,而是买了《怎样画水》。《怎样画水》,应该是陆俨少最有名气的小册子了吧。然而到底是喜欢,那之后没多少日子,我还是到新华书店买下了这本《墨竹析览》。想来有趣,好像从一开始我就把“析”读作“欣”,大约前些年才偶然注意到。

 

《写意花鸟画法》

小时候跟刘景龙老师学画,借得一套张世简的花鸟册页,类似明信片,外封套内散页。依稀记得新华书店有一本很大的张世简画册,现在想来应该是四开的样子,也是讲座教材,可是这几年在网上找了几回,一直没找到,也许是我搞错了吧。张世简花鸟画画得比较老实,从中学规矩还是可以的。

 

《山水画刍议》

从《书与画》杂志的一篇文章里知道了这本书的名字,后来从出版社买到了。这是陆俨少非常有影响的一本书。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作为美术出版名社,素有声誉,加上出版名家专著,更马虎不得,却也百密一疏,出了纰漏。“雁荡逢霉季,黤黮万壑寒。雨深非自主,云乱亦相关。兀坐寻诗得,凝看欲画难。将何开异境,不负此名山。”(题雁荡对雨)“沙际归人打桨迎,楼头山翠与云平。十年回首松陵路,风月横江一笛清。”(题松陵道中)这是收入《山水画刍议》的两首陆俨少诗,前一首“坐”误作“尘”,后一首“归”误作“妇”,我就如此这般地记诵十几年。当时,“兀尘”自然不知所云,“沙际妇人打桨迎”却诗意盎然。多年以后看到陆俨少手稿,才知道原来如此。想来是“坐”与“尘”(简化字)、“归”与“妇”形近,才有此误会吧。

 

《山水画皴法十要》

当年的《书与画》杂志为这本书大造声势,我当然经不住诱惑。“画不以宋元为基,则如弈棋无子,空枰何以下手”,这是杂志为这本书作推广引用的古代画论数则之一,我当时似懂非懂,觉得好听,有气势,就记下来了。还有几句,我用我当时自以为是的字体抄录在日记本上了。

 

《山水画技法基础》

对作者冯建吴我大概就是从这本书知道的。这本书没有彩页,字很大,配图多为示范画稿,作品只有有限的几件。这本书也是从新华书店买到的。几年前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借阅冯建吴画册,收录也还有限。不过,窥斑见豹,冯建吴是一位有建树的画家,他的山水画是有自己的风格的。他同时也是一位书法家,风格奇而不怪,既见风骨,又不乏趣味,可惜对他的关注还远远不够。

 

《山水画技法述要》

讲山水画的书很多,这本书的作者王克文以独特的视角力求让人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是很不错的资料。封面题字是哪位?——谢稚柳。

 

《中国画人物技法》

从新华书店买的书里,这本书是那些年我翻得最勤的。这是一本文集,文章已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陆续发表于《广州文艺》。尽管都是黑白印刷,但当代画人物有成就的大家几乎都在里面,你想想有谁?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有一本《人物画技法》,也是不错的一本书,封面与这本书几乎一样,也是用的《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水墨人物画探》

本来想买平装本,但是出版社寄来了精装本,那位老兄(时间久了,名字记不得了)附信说明情况,说明下次邮购补齐差额即可。25元,当时不算小数目,当时这硬精装在我看来已经近乎豪华本了。因为要补上书款,购书理由太充分了,不久就选了几本书,一并汇款。那时汇款都要到邮局填汇款单,几年下来,攒了厚厚一沓收据,壮观得很。

 

《写意人物画·姚有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国画教材) 

当时兴城东街中部路南有一家小店,名字记不得了,这本书就是从那买的。基本彩印,纸张不错,大概十元,几次翻看,才下决心买下。《全国第四届钢笔书法大赛获奖精品选》也是从那买的。

那时候西门外有报刊摊,好像后来搬到南门里了,《中国书法》杂志我最开始就是从那买到的;南街的一条胡同里也有一家报刊摊,在那买过几期《青少年书法》杂志;新华书店外有一段也有报刊摊,我在那买了第一本《书法》杂志。报刊摊和报刊亭能买到书法、绘画杂志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

除了书法、绘画类杂志,武术、气功类杂志是我感兴趣的另一大宗,其他的就少了许多,比较喜欢的有《中学生阅读》、《演讲与口才》、《少男少女》、《读者文摘》(后改作《读者》)。

 

《刘国辉人物画教学随笔》

买到刘国辉的这本书比他的《水墨人物画探》要晚了十个年头左右。装帧和体例与前者类似,但内容显得空洞了许多。当然,刘国辉的画,还是可以看看的。还有一本《刘国辉速写》,他的速写很为人推崇。

 

《意笔人物画》

吴山明讲水墨人物画。这本书是丛书中的一本。吴山明以宿墨作画,别具一格。吴山明画人物有本领,宿墨效果容易给人深刻印象,其实更多功夫还是在宿墨之外。正因如此,吴山明宿墨画法带来的新意与趣味,还是有取巧的意味,稍嫌简单与表面,与纯用焦墨异曲同工,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刘墉和王文治,世称“浓墨宰相“、”淡墨探花”,差可比拟。

 

《水墨人物画》

史国良画学黄胄,没见过黄胄有介绍画法的书,于是买了这本。书中一些见解很能给人以启发。史国良的笔墨功夫远逊黄胄,至于出家还俗故事,我所知不多,怎么说呢——可以理解,不以为然。

黄胄绘画最精彩的是速写,比如他画人物头像,寥寥数笔,形神跃然,让人叹为观止。他还下功夫临摹历代绘画,以意笔为主,所以他对笔墨是有体会的,他的字也为好多同时代画家所不及。

 

《水墨人物画教程》 

在从各出版社邮购图书多年之后,有几年时间一直在浙江省金华市的元畅艺苑邮购,那会儿图书不但不打折,还要加邮费,不胜今昔啊。我从那买到了冯远的《东窗笔录》,之前我好像没有听过冯远的名字,是冲着“浙派人物画”的标签去的。买这本《水墨人物画教程》应该比《东窗笔录》稍晚些吧,记不太清了。《东窗笔录》里记述学画历程及与师友(周思聪、方增先、宋雨桂,等)交往的部分我比较感兴趣。

 

《中国画造型基础教学》

毕建勋是画家。我是先读了毕建勋的《万象之根——中国画基本原理与方法》才对他有所了解的。我好像没读过美术理论家的著作,对画家或起码同时也是画家的理论家的书才敢读。毕建勋对中国画造型(他在文中讲“造形”)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讲造型的书自然是我期待的。

 

《人物画谱》 

这本书是在黑山县新华书店买的,那会儿我在锦州市第二师范学校上学,校址在黑山。作者我一直不熟悉,但文字和配图有与众不同之处,受启发。

 

《中国画入门指南》

作者杜子熊,到现在我也对他知之不多,但这本三十二开的小册子,我从中受益不少。封面用的是郑板桥的画,怎么样? 

 

《速写技法》

刘景龙老师有这本书,我借来看了好多日子。几年后我联系人民美术出版社邮购图书,买了这本书,一则书好,再则也是对往事的回忆。 

 

《速写基础训练》

订阅了几年《美术之友》杂志(“美术出版信息总汇”),从上面看到这本书的推介文章,就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邮购了。这本书的文字有激情又很活泼,我非常喜欢。作者杜滋龄,画中国画的应该无人不知吧。另一位作者孙建平,画西画,没有更多的了解。 

 

《朵云》

《朵云》杂志买过几本,这好像是第一本。里面有几处印象很深,一是连载的讨论中国画问题的对话体文章《创新与困境》,二是有几页陆俨少的《题画掇存》,三是新加坡“啸涛篆刻书画会”作品,再有就是画家郑慕康的介绍。刊名《朵云》集米芾字,多漂亮!

 

《从古典到现代——中国画学文献讲义

这本书是徐建融的讲义合集,是他的学生根据录音代为整理的。这几年徐建融的书我购置不少,涉及绘画史、创作、鉴定等,。他是谢稚柳的学生,对书画的见解与谢稚柳一脉相承。时代在发展,人们对中国画的认识越来越客观,谢稚柳等前辈的真知灼见影响日广,徐建融功不可没。注意到徐建融,开始买他的书,发现好多出版于十年前了,我竟然没有更早地关注,真可谓相见恨晚。值得欣慰的是,近年在《国画家》《美术报》等美术专业报刊上越来越多地看到徐建融的文章,反复阐述他的观点,我想会为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和接受,这于中国画的健康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好处的。

 

《中国画论辑要》

看着封面,是不是有些洋气?这或许也是那个时代的烙印吧,对西方关注得挺多,当然,单就这个封面来讲,也完全可能是设计者的无意之举。

古人论画论书,时常在当下的文章和著作中被引用,说理透辟且不说,几乎都是文采斐然,朗朗上口,真应了那句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江苏美术出版社寄来的书目上看到《中国画论辑要》,就买了下来,此前先买到了《中国书论辑要》。毕竟没有搞美术理论的志向,所以姑且读读“辑要”吧。两三年前又买到了《西方画论辑要》,还没有细看。

 

《中国画历代名家技法图典》

这套书出版于2003年,当时的新书介绍很吸引人,无奈价格着实不菲,山水三卷、花鸟三卷、人物三卷,定价分别是380元、380元、250元,加上邮费,可不是小数目,只能望洋兴叹。大约三年前,在网上转悠,发现了这套书,即便过了这么多年,价格看起来还是小贵,好在搞活动,可以打折,多少有些优惠。书拿到手,发现还是一版一印,印数才五千,估计还是不好卖。或许正因为如此,上海书画出版社又出了《朵云名家画谱》系列,基本上是把前者化整为零了,这样单册价格一般降到45元,方便读者根据需要选购,我就买了其中好多册,回过头来一看,还是《中国画历代名家技法图典》一步到位。湖北美术出版社出了一套《画室必备·中国画技法图典》,与上海书画出版社思路是一样的,买了几种,感觉虽大同小异,到底稍逊一筹。

 

《写意花卉画范例》

回忆起来,《写意花卉画范例》应该是我买的第一本绘画技法书,到今天已经有二十七八年了。记得是教我绘画的刘景龙老师去锦州参加一个活动,在书店,他帮我选了这本书。印象非常深的是从里面知道了汁绿的概念,还看到了仙人掌的画法。

几年之后,与画画的小哥交换着看,我用他的《人物画技法》(王崇人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他选了我这本书,再之后,就一直没换回来。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当时看来并不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但写得步骤清晰,基础知识比较完整,今天看来仍是非常不错的。

新居装修告竣,整理藏书,想起初学绘画的情形,想起当时爱得不得了的几本书,其中就有它,遗憾的是,连名字都记得模糊了。凭着记忆,在网上搜索,居然很顺利地找到了相关信息。回北京后,先到中国国家图书馆借阅,拿到手一看,没错,就是它!回头在孔夫子旧书网购下,以作纪念,可惜只有九五品。几天之后,书挂号寄到,包装很好,书的品相也很不错,基本是新的,只是时间毕竟太久,自然旧。图片就是它,我当时买的是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这是第二次印刷,压膜装。晴窗翻阅,书中文字已经陌生,不少作品图片却依稀记得。虽然彩页不多,印刷质量也无法同当前相比,但近三十年前的往事却被它从记忆深处勾起,感觉特别亲切。

 

《写意花鸟画基础技法》

这本小册子骑马钉装,里面有几位作者介绍了几种常见题材的画法。其中高冠华部分我最喜欢,他画菊花,花和叶效果独特,值得学习。高冠华花鸟明显有潘天寿影子,但没有潘天寿“一味霸悍”的气度,代之以滋润柔美,别有一种韵味。

 

《中国画技法·山水

小时候学画,对技法类的书当然兴趣盎然,日积月累,攒了不少。这套中国画技法是人民美术出版社非常有影响的一套教材,我先买了第一册《中国画技法·花鸟》(孙其峰著),感觉非常好,于是又买了第二、三两册。第二册是山水部分,作者是白雪石。白雪石素以擅长描绘桂林山水知名,此册封面的步骤图即可领略其风采之一二。最早在初中美术教材上见到过他的横幅桂林山水题材的作品《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与同样擅长表现桂林山水的李可染风格迥异:李可染桂林山水色调深沉,或晨昏或烟雨,总是给人湿漉漉的感觉,白雪石则开朗明丽,山石竹树刻画具体显豁,风和日丽、水碧山青,让人赏心悦目。画水离不开船,白雪石和李可染画船都很有特色,精彩可学。桂林山水之外,白雪石在传统和写生上都很有造诣,此册收录大量起手式画稿和写生稿,可见其本领多多,非桂林山水一种也。

中国画技法由李可染题写。

 

《写意山水画技法》

秦岭云绘画在长安画派,以山水见长,构图设色都富于变化,时有巧思,笔墨不落窠臼,注重表现感受,很有生气。在供销社柜台顶上见过几幅作装饰的山水画,应该是水粉仿作中国画,与秦岭云作品非常近似,我每次去都忍不住多看一会儿。因为不太注重传统程式,挥洒之际时有恣肆纵横的气度,所以一直留意,终于有机会买到这本书。“写意山水”,这样的提法很少见,倒是偶有讲工笔山水的。

 

《怎样画水》

小学那会儿每逢寒暑假,我都待在兴城古城北门外姥姥家,除了看书画画,就是到书摊租小人书看、到书店和报刊摊买图书和杂志。陆俨少的《怎样画水》就是那个时期我从兴城新华书店买的,这是我买的第一本陆俨少写的书。这本小册子是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画技法入门”丛书中的一种,内文仅仅二十页,薄薄的,骑马钉装。陆俨少在其中示范了水的各种画法,极工致的和极粗率的画法只是一点带过,更多是介乎其间的画法,江流漩涡尤见其风格。画云画水,是陆俨少自家手段,也是其山水画中最为迷人最见功夫的地方。诸如皴法树法,一般尚可规模,至于水云,长线流转,圆活无滞,丝毫藏不得拙,恐怕后来学者只有望洋兴叹的份了。

此册一页一图,文字不多,陆俨少力求讲得通俗,饶是如此,仍不免文气可人,后来熟悉的题画文字风格于此可见一斑,如写急流行舟就惊心动魄。因为时常翻阅,其中几页的文字不知不觉背了下来,印象最深的是从中学到“额手称庆”一词。

 

《树石画谱》

山水画以树、石、云、水画法为四种基本功夫,其中树和石的画法显然是重中之重。这册《树石画谱》只是在书目上看了名字就选了,专业出版社加上专讲树、石,估计会详尽些吧。拿到书,看到作者是潘韵,觉得买对了,画稿中规中矩,有意示范,便于初学,说明文字作者直接写在画稿之上,要言不烦,也是特色。书名由沙孟海题写。

 

《国画鱼类画法》

这本书原来是“工农兵美术技法丛书”中的一册,再版时不再用这个名头了。 我生长在辽宁兴城,兴城素以“城泉山海岛”为旅游特色,对海鲜是不陌生的。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夏天的时候经常和伙伴们在水里逮鱼,也到池塘钓鱼。话说我对付鱼手段有限,不过吃鱼倒兴致盎然。画鱼是很有趣的,小时候就研究鱼的画法,尤其是鳞片,觉得很好看。年画里经常看到鱼,那些年的年画和对联上,连年有余、富贵有余、年年有余之类图案和吉祥话太常见了 ,既然鱼儿有这么多吉祥的含义,人们喜欢画鱼也就不奇怪了。

金鱼我一直觉得得挺好看,早年的汪亚尘画金鱼,后来的吴作人也画金鱼,后来有人讲金鱼是畸形鱼,觉着别扭。

 

《写意花鸟画技法》

《写意花鸟画技法》有好多种,这是苏葆桢编著的一种。小时候就从我们美术老师那里借来看过,许多年后自己买到了一本。苏葆桢的画最早为人熟悉的是葡萄,他画的葡萄晶莹可人,特别好看。因为留了高光,更显得真实,与用排笔画竹竿中间墨色浅两边墨色深显示立体感同一道理。不过,这类画法搞不好就流于俗格,不可不慎。苏葆桢有时候在同一幅画里既用紫红色、绿色画葡萄,也用墨直接点厾,我一直觉得不合适。苏葆桢的花鸟画讲用粉,这是特色,好多讲写意花鸟的书都不讲用粉。张书旂就是花鸟画大家,用粉的高手,用了粉,感觉就是不一样,很有味道,然而副作用就是画面显得粉气,容易发灰、发腻,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关键还是在人。

 

《中国画技法·人物

上学的时候好多女生都喜欢画美人,在纸上把她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珠光宝气。男生就没有画这些的,多是刀马人物、飞机轮船之类。《中国画技法·人物》是黄均编著的。书中对工笔人物的传统程式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看后让人顿开茅塞,只是我当时对此兴趣不浓,只是翻看而已,并未下功夫临摹。既吃功夫又耗时间,还在上学的我不好操作。

 

《怎样画刀马人物》

买到这本书,才搞清楚小时候兴致勃勃地画了那么多年的题材其实叫刀马人物。那会儿做游戏分打仗和杀仗,打仗就是热兵器,杀仗就是冷兵器。小时候特别爱看连环画,就是小人书。连环画绝大多数都是白描的形式,一般封面会用重彩。当时也搞不清楚,往往是用铅笔勾勒,然后就用毛笔蘸了颜料涂抹,当然不讲究手法了。学了中国画以后,有时候想起来,一时搞不清自己当初画的算是那种形式,是中国画还是什么。

许多年过来,如今我对刀马人物兴致远没有小时候那么浓了,一如对讲古代故事的小说、评书、古装剧,因为那些漂亮的盔甲旗帜甚至作战方式都不是历史真实,我还是觉得历史更过瘾,当然,这并不妨碍它们作为艺术形式的存在价值。

此册作者是任率英,《中国画人物技法》里也收录了他讲工笔人物的文章,他画的《嫦娥奔月》《杨门女将》都很好看。

 

《怎样画草虫》

《怎样画草虫》的作者是许鸿宾,当时并不熟悉。书的前言用的是李苦禅手稿,因为有章草味,有几个字猜了好久还是认不出,前几年整理藏书,再翻开看,就能顺畅地读下来了,想想那几个字,当时认不得是很正常的。书很薄,有几幅插图是彩色印刷,很漂亮。草虫对孩子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只是要画得那样工细,却要下很多功夫才行。许多年后许鸿宾又出了几种画草虫的技法书,内容比这本小册子要丰富得多了。

 

《中国画技法·花鸟

比起《花鸟画技法问答》,孙其峰的这册《中国画技法·花鸟》从最基础的工具材料讲起,对学画步骤、梅兰竹菊起手、其他题材画法都作了介绍。当时与《花鸟画技法问答》参看,感觉很便利。文房四宝里毛笔图片很好看,对执笔法的图片很感兴趣,附图中的潘天寿、李苦禅、王雪涛、郭味蕖、田世光、张其翼、高冠华、崔子范作品都非常精彩,让人不忍释卷。其中田世光画中的红叶的颜色美极了;王雪涛画中的牵牛花几乎要在风中摇曳,独立回眸的大公鸡神气十足,栩栩如生;张其翼画的石榴颜色特别漂亮,枝头的小鸟黄得可爱,引颈向前,十分生动;郭怡孮的山丹丹花画得极为复杂,特别有装饰性。

 

《花鸟画技法初步》

这本书是的作者有三位,分别是郁慕娟、郁慕贞、郁慕洁,她们都是大风堂门下。我不画工笔,但所附完整作品鸟语花香,确实好看。书中示范的没骨画法我就不觉得多高明了。

 

《周昌谷速写》

我是通过《中国画人物技法》开始了解周昌谷的。这本书收录了他的一篇谈人物画技法的文章,印象最深的是它对意笔人物头发高光的处理手法的介绍。他的画带有浓郁的江南风情,对颜色的运用很有心得,所以画面色彩丰富,又能注重笔墨(广义,包括用色),很有新意,在浙派人物画阵营中独树一帜。今年看到他的大部头画册,对他的了解更全面深刻了。他在书法上也下过功夫,早期的字受陆俨少、潘天寿影响,后来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自谓蚓书,以其行笔多转而少折、多圆而少方且提按幅度极小而线条少作纤秾变化故也。风格上看近乎八大山人,丰富不及,且有意为之,过犹不及,聊备一格可也。他的诗词也偶有好句。

周昌谷速写也有鲜明的特色,用笔干净,少作繁复的刻画,风格近乎线描,与人物姣好的模样很是协调,值得借鉴。原来周昌谷资料很少,这本集子是几年前才买到的,后来又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看到他的大部头作品集,又陆续有几个相关的活动,才多了些了解。《周昌谷速写》封面就是他的速写,怎么样?

另一位画家与之类似,资料更少,中国国家图书馆也只收了他很早出的小册子,他就是“长安画派”的王子武。王子武水墨人物我以为神乎其技,当代能与之颉颃者屈指可数,可惜一直声名不彰(名气其实不小,只是与其实际水准还有很大的距离)。前些年他移居深圳,消息更少了,偶尔读到有关他的介绍文字,感觉极有性格。他的人物写生精彩至极,花卉翎毛也是当行手段,字虽自我作古,却能与画协调,饶有趣味。

 

《上海中国画院画家作品丛书·方增先》

《上海中国画院画家作品丛书·方增先》是方增先作品集,16开彩印。方增先的水墨人物画是非常有影响的,他早年写的一本介绍水墨人物画技法的小册子发行量大得惊人,当今好多画坛名家都得益于它。方增先谈水墨人物画的文章收入《中国画人物技法》,我读了不知道多少遍。是册收录的方增先早期作品不多,而我以为他精彩可读的作品基本都在早期,比如大家熟知的《粒粒皆辛苦》、《说红书》(这两件代表性作品我这几年多次在展览中见到原作),而之后求新求变的东西,我并不看好,个中缘由,一言难尽,按下不表。很多画家都存在类似问题,尽管不成功,但探索本身是非常有意义的,精神可嘉。看到方增先几年前出的大部头资料集《方增先》,让人随着缅想几十年前事,不免感慨多多。

 

《中国现代名家画谱·姚有多

好像是在《中学生阅读》杂志封底知道姚有多的名字和作品的。姚有多的画风在优美一路,时髦的话讲叫“唯美”,我是很喜欢的。《中国现代名家画谱·姚有多》中收录的几件水墨写生很有代表性,我很喜欢其中的一件少女半身像线描稿。姚有多笔下的女性形象我更喜欢,他描绘的李白、杜甫形象也没有流于概念,有新鲜感,而描绘生活情趣小品反而逊色一些。

 

《中国画题款艺术》

这几年好多很早以前出版的书都再版了,总的感觉是比当年各种“高大上”了,比如陆俨少的《山水画刍议》、钱松嵒的《砚边点滴》,比如这本《中国画题款艺术》。尽管这些书很早就看过,但还是欢迎它们的如此这般的再版,比起时下良莠不齐的新书,还是它们靠谱。

《中国画题款艺术》对题款设计的诸多方面都作了介绍,比如干支纪年、月份的别称、称谓、行文习惯,等等。书中引用的历代题款文字不少,古人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对于书画作者,熟读乃至背诵若干古人题款,也有同样的效用,虽然是治标之策,但很有可行性,有心的朋友不妨一试。

封面是李可染的作品,色墨辉映,虚实互见,很有看头。

 

《潘天寿论画笔录》

《潘天寿论画笔录》是由潘天寿的学生叶尚青整理的。这本书买得很早,许多年后才买到潘天寿的其他论艺资料,所以当时对这本书很看重,里边讲构图的示意图至今记忆犹新。作者叶尚青擅长花鸟,稚拙有趣,我有他的《意笔花鸟画谱》。“潘天寿论画笔录”由沙孟海题写。

 

《鉴余杂稿》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买到一本《张大千画集》,32开,少量彩印,现在看实在不怎么样,但是当时可是喜欢的不行。画册的第一件作品上,有谢稚柳的题字,当时有的字认不出来,但谢稚柳名字中“柳”字的两条长尾巴实在是印象太深了。《鉴余杂稿》是谢稚柳文集,封面四个字就是他自己题写的。

网上有谢稚柳一段几分钟的短片(《书坛耆宿·谢稚柳》),其中有近一分钟的谢稚柳挥毫状态,真正称得上“翰逸神飞”,精彩非常,难得一见。谢稚柳以画家身份来做鉴定,他的鉴定是服务于创作的,与创作紧密相关,所以书画爱好者完全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万象之根——中国画基本原理与方法

看了邮购书目上对此书简短的介绍,决定买下。年轻人讲中国画,难得不落窠臼,感觉不是为了写书而写书,确是有想法要表达,这样的书如今是很不容易见到了。毕建勋讲“造形”、讲创作“冲动”,有见地。

 

《石壶论画语要》

那些年忽然有两个名字在画坛为人熟悉起来,一位是黄秋园,一位是陈子庄。他们两位原本名气不大,因为机缘,为人瞩目,被认为是高水平小名气的大家。这么些年过来,平心而论,他们的作品确有独到之处,但似乎并没那么玄乎,当时种种,未免矫枉过正。黄秋园画山水,得一“繁”字,陈子庄即石壶,多作山水花鸟,得一“简”字。黄的画多不小,陈的画多不大。全面衡量,他们与当时享有盛誉的大家比还是有差距的,至于名流称誉,恐一时兴到,不无客套话场面话意味,领会精神则可,实实在在当真就不必了。

书中陈子庄颇有一些新观点,有的可谓惊世骇俗,然亦一家之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潘天寿谈艺录》

《潘天寿谈艺录》这一版的封面在专题片中见到过,印象很深,黑底,周昌谷的题字,买到它是后来的事了。书中收录潘天寿的部分旧体诗,后来我费了一番周折,买到了《潘天寿诗存校注》和《潘天寿诗集注》,并作小文纪其事。再之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五卷本《潘天寿全集》,资料收集更全了。2009年暑假我在杭州一个月,去了中国美术学院与潘天寿纪念馆,可惜没能看到他们说的潘天寿作品。五六年以前,中国国家博物馆同时推出潘天寿、李可染、黄胄三家的个展,我第一次大量看到潘天寿原作,大受震动,之后对他的作品更加关注,在嘉德、保利、匡时几家拍卖会预展上得以更近距离拜观,受益匪浅。意笔一路山水花鸟,潘天寿作品较之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诸家,更具有典范意义,个中原委,另文详述。

 

《冰雪山水画论》

《冰雪山水画论》是在兴城新华书店买到的。身在东北,对冰雪山水画自然别有体会。书中没有插图,都是文章,当时不晓得,多年以后发现好多作者都是当代美术理论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书中于志学的文字我读得更细,他的日记、文章平实质朴,对东北冰天雪地风光写得很生动,富有激情,其中有几段我当时还抄录在日记本上了。当年电视上播出过一部介绍冰雪山水画的纪录片,感觉冰雪山水画有一种别样的美,非常喜欢。冰雪山水画的出现使得中国画的题材和手法更加丰富,很有意义,当然,似乎远没有一些理论家评论的那么那么了不起,还是山水,只是具体题材和具体手法上有了一点新东西,如此认识已经差不多了。

于志学年龄很大了,还在带学生,还在东跑西跑、写生创作,让人钦佩,至于作品,还是早些年那些有代表性的可看。

 

《自说自画——戴敦邦人物画技法谈

戴敦邦的人物画特立独行,在当代画坛独树一帜。电视连续剧《水浒》中的人物群像就用了他的画,好多朋友应该都有印象。戴敦邦有一枚印章,印文是“民间艺人”,的确,他的画中确实有着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现在或者叫中国风。他的人物画以小写意为主,近乎任伯年,只是不作任的谨饬,而更多率意,近年作品时有荒率琐碎之失。

书中提到人物画家少有高寿,很是让人心惊,却不无道理。画画,并非都是烟云供养、聊写胸中意气,作寥寥数笔的小品如散步,可能体会到轻松惬意,而严肃的创作非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不可,一如竞技体育,如何闲适得起来!人物画题材的特点,比其他题材可能更难得轻松,戴敦邦此论可谓甘苦之言。

 

《顾生岳人像速写》

顾生岳的速写头像早在《速写技法》中就见过。《顾生岳人像速写》收录素描速写更多,好多精彩之作,真让人百看不厌,真是啊,经典之树长青!

 

《卢沉论水墨画》

这是卢沉写水墨人物画的一本小册子,更多探索的体会,虽文短画少,却可以看看。卢沉周思聪,画家伉俪,如今均已作古,年龄都不算大,实在可惜。他们合作的作品好多很有影响,如《清洁工人的怀念》就收入中学美术教材。卢沉早期水墨写生极好,后来探索夸张啊、变形啊、构成啊,想法多多,效果平平,佳作寥寥,精神可嘉。相比较而言,卢夫人周思聪影响更大,然其最后几年多作荷花及人物小品,虽别有境界,实在也没一些专家捧得那么了不得,估计周思聪先生对自己的这类作品会有比较靠谱的评价。

为书名题字的朱乃正是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专业不是书法,写得还看得过去。

 

《水墨画》

谢稚柳《鉴余杂稿》收入了《水墨画》一文。这本书是他的学生徐建融作的导读,后附汤哲明的相关文章,繁体横排,图片丰富,看着方便。

谢稚柳的《水墨画》一文与沙孟海的《近三百年的书学》都屡屡为人称引,但都是很长时间未为人注意或看不到。

封面“水墨画”仨字是谢稚柳手笔,早期学陈老莲,青出于蓝,别有风华。

上一篇:兴城市“水土保持杯”书法大赛作品展览在宁远书院开幕
下一篇:魏春雷样刊样报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