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二十五岁了,我与《美术报》相识也有二十年了。
一
第一次见到《美术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会儿我刚从锦州市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后,虽然不教美术,但对书法美术的痴迷是同事都知道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两期《美术报》(本是寄给学校美术组的)。那时《美术报》还是单张(四版),但设计印制都很用心,刊发的文字和作品也很规矩,不像一般的宣传资料,再加上中国美术学院的名号,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那时我订着书法类的几种报刊,美术类的只订过《美术之友》、《国画家》,相比而言,当时的《美术报》容量还不够大,所以尽管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却没有更多关注。真正注意《美术报》已经是几年之后了。因为参加兴城市书法家协会的活动,我经常到兴城文联,在文艺科可以看到多种艺术类报刊,其中就有《美术报》。那时的《美术报》已经扩版,与最初的印象大不一样,每期一叠,图片丰富,看着特别过瘾。几次下来,我已经被她吸引,我决定——订阅《美术报》。
二
从创刊伊始的四开四版发展到现在的动辄几十上百版,《美术报》发展壮大了,我也订阅了好多年。开始的时候,我看中的是她丰富的作品图版,每月四期,信息量、时效性比一般的杂志还要实惠。读得多了,我发现了她更多值得拥有的理由。比如对美术热点的关注与报道,对名家成就的大篇幅专题介绍,名家专栏(如“陈履生观点”、“高谈阔论”)的开设,“书法周刊”版的设立,国外名作欣赏,等等,都是我每期先睹为快的内容。《美术报》丰富的栏目设置,涵盖了绘画的各个画种以及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书法等门类,设计、拍卖、教学等也时有亮点,其艺术与编辑的双重专业性使其品质值得信赖,读者不用花费更多精力,一报在手,古今中外尽收眼底,可以开阔视野,避免营养单一,饕餮浅尝,各得其宜,起码在我,对《美术报》是欲罢不能的。
三
从2003年至今,我在书法美术专业报刊发表各类文章逾五百篇,但我有个习惯,从来都是只把稿子发过去,而不与编辑老师另作联系,一是编辑工作忙不便打扰,二是担心一回生两回熟,在稿件的投与用上彼此都有不必要的负担。几年来,《美术报》的“书法周刊”选用我撰写的报道艺术活动的消息多条,还有几篇论艺随笔,但我与编辑蔡树农老师却一直连电话也没有通过。前两年在荣宝斋一个展览的开幕式上见到蔡老师,报名后,蔡老师居然对我有印象,还说起我的稿子,搞得我很不好意思。编辑记得作者比作者记得编辑难得得多,是吧。
四
浙江无疑是书法重镇,西泠印社、中国美术学院,都是我神往已久的地方。十几年前,《美术报》曾编印大型号外《浙江书法百家》(之后又有《浙江国画百家》),得到消息,我第一时间邮购了一份。翻阅再三,很过瘾。但以我对浙江书坛的理解,觉得还是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写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寄到《美术报》。没想到的是,这篇《微瑕须细评——《浙江书法百家》读后》很快就在《美术报》(第571期)刊发了。尽管是“来函照登”,却也算得我在《美术报》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了。
五
一般每周二中午就能收到上周六发行的《美术报》。因为邮车一般中午到,我常常利用午休时间骑着自行车,不回家,先到邮局取报纸邮件,有时邮车到得晚些,我会帮着领邮件、搬邮袋,有一次司机师傅问我:“你新来的吧?”——人家以为我是邮局的新员工呢。因为我到得太“及时”了,所以经常麻烦邮递员先帮我找,享受“立等可取”的待遇。在纷乱摊开的报纸丛中,我总能从露出的报纸一角认出《美术报》,没少被邮局工作人员“表扬”。
六
十几年前《美术报》就有了电子版,可以第一时间在网上阅读每期报纸的全部内容,但我还是喜欢订阅《美术报》,在手中翻阅,那种感觉才踏实。当然,电子版的文字图片资料用起来很方便,这是不用说的。有时周五熬夜到凌晨,睡前我会记得点开《美术报》电子版,要看看新一期报纸的模样,但总会失望,因为三四点钟新内容还没有出来,不过我知道,早上就可以看到了(具体的发布时间我一直没搞清楚),所以周六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浏览新一期《美术报》电子版。值得一提的是,每期《美术报》电子版发布及时(前两年电子版停发过一段时间,后来恢复了),极少滞后,在我关注的同类报刊中表现最好。
创刊于1993年的《美术报》,二十五年间,从爱好者到专家,不知道有多少人得其沾溉,作为读者与作者,我愿意继续享受翻阅她的乐趣,我也相信,《美术报》的读者群、作者群一定会像《美术报》一样日益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