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艺术馆 主办 加入收藏 | 回到总馆
首页 > 闲读札记

闲读札记
2021-10-20 17:53:40   点击:412

读《东坡题跋》(人民美术出版社),此前听说的“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见于东坡题跋中,检索资料,知其出自《晋书》。又,某段题跋的注释中引《隋唐嘉话》一段,读来可发一噱:“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刘、沈、谢,暗中摸索著,亦可识之。’”

 

《东坡题跋》中写山水风光诸篇清隽非常,让人想到柳宗元、郦道元。又,《东坡题跋》引用他人诗文时文字与原文时有出入,这是需要留意的。

 

陆放翁《病起山居日有幽事戏作》:“鹤骨龟肠欲不禁,扶衰初喜罢呻吟。盆山冰释书窗暖,药灶香浓道院深。笔健乍临新获帖,手生重理旧传琴。闭门局促还堪恨,云海何时豁此心?”林则徐曾书“笔健乍临新获帖,手生重理旧弹琴”为联,书“传”作“弹”,未知是版本之别还是有意无意如此,一字之差,意思小别,大意无妨,然先入为主(此联墨迹多年前初见于贵州人民出版社《对联格律及撰法》封底,风雅可诵,过目不忘),林版似更生动,盖“弹”比“传”更形象且富于动感,容易引起共鸣。

 

《启功日记》(中华书局)开部分让人堵心,之后形势向好,渐少阴霾,所记多写字、画画、讲学、鉴定之类,此前于此稍有关注读来遂能饶有兴味。

 

《翦伯赞诗集》(民族出版社)收翦伯赞诗48首及更多他人赠诗、和诗。翦伯赞是湖南桃源人,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湖南作者张锡良获“全国奖”作品就抄录翦伯赞诗数首我对翦伯赞诗的兴趣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读《陆维钊诗词曲选注》(上海书画出版社)“落尽萧萧木叶,剩烽烟半壁,谁挽神州?莫飘零自误,珍重少年游。看英雄、后推前浪,乘长风、万里逞飞舟。从今后,要闻鸡舞,睥睨封侯”(《八声甘州·丹徒客感》)等不免让人血脉偾张。

 

现代画家陆俨少工诗文,有诗文题跋集《画馀杂缀》(原题“题画掇存”)七卷(《陆俨少全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文采风流,远绍前贤。据陆俨少回忆,“王(同愈)老先生再教我做小品文,要我读《世说新语》。我因为学画山水,所以加看《水经注》、《洛阳伽蓝记》,更多看柳宗元《山水记》、《苏黄题跋》等”,庶可见其渊源。

 

读《东坡题跋》时穿插着读《沈祖棻诗词集》程千帆笺注,江苏古籍出版社),几天下来也读了大半。今天读到《阮郎归》一首,大可玩味:“晚妆自向镜中看,长眉弯又弯。夜深香炷渐烧残,篆灰寒未寒。 云漠漠,路漫漫。银屏山上山。莫将罗带结双鸳,同心难更难。”

 

用几天工夫,到今天下午总算把《沈祖棻诗词集》读了一遍。《沈祖棻诗词集》收录沈祖棻《涉江词稿》五卷、《涉江词外集》一卷、《涉江诗稿》四卷,佳句多多,不胜枚举。

 

我于《世说新语》一类笔记文字素有所好,以其短而有味也(文摘与之类似)。数年前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即读过孟会祥《竹堂笔记》(海燕出版社后购得该书第二版),又陆续在《书法》杂志上读到一些。《竹堂笔记续辑》(海燕出版社)述及日本NHK拍摄的纪录片《故宫的至宝》(全26集)甚佳,待关注。又记陈寅恪赠吴宓诗有“暮年一晤非容易,应作生离死别看”句,情见乎词,感人至深。其他如“晋唐以后无此作”、“作词”、“延祐桼年”、“锺繇”、“不乐”、“两联”、“学院派”、“韩愈语”、“模糊”、“假积极”、“比来”等亦好。

 

夜读孟会祥《竹堂笔记续辑》其中“评论”条曰“每为同道写评论,至以为苦”、“如此人间,君子何其少耳”,于我心有戚戚焉。又记佚名(或为张即之)联“客因年近思家切,人到心闲饮水甜”、随园联“人无风趣官多贵,案有琴书家必贫”、陈寅恪联“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造语浅率,各有意味。其他如“索书”、“饮水”、“跟帖”、“榜书”、“学院派”诸条亦好。

 

下午重读《毛泽东书法选》(荣宝斋出版社)。作品释文中编辑对毛泽东书写古人诗词及其本人诗词依常见(通行)版本对文字有出入部分加括号作了说明,其实这里面有多种情形,如“蜡象”本来就作“腊象”,后来统一作“蜡象”,毛泽东写作“腊象”并非笔误,无须说明。

 

《中华书画家》2020年第8期是“张裕钊与杨守敬专题”,所录张裕钊、杨守敬书法颇多精品。该刊年第9期是“民国书法专题”,作品以楹联为主,大都书法雅驯、联句佳妙,如“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眼中人”(袁克文书)、“花径惜令童子扫;蓬门独为可人开”(杨守敬书)、“依然诗酒功名,却与平章珠玉价;细参今古人物,未应全是雪霜姿”(吴湖帆书),风味有别,并可吟咏。

 

翻阅《中华书画家》杂志2020年第10期“海上书法七十年专题”,其中谢稚柳的行草书七言联(“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钱君匋的隶书七言联(“天上风云原一瞬;人间成毁不须惊”)、吴湖帆的行书七言联(“岂能文字成狂饮;已分江潮寄此生”)文、字均可读,同年11期“张在辛家族专题”也有些好作品,如张在辛的隶书中堂写的是一副对联“五花欲就龙为友;万里高飞鹄不群”,字一般,联大好——那么问题来了:看到“五花”,您首先想到的是“马”还是“肉”呢?

 

读《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至一百三十余页,已进入音序C”部分,其中“餐松啖柏”、“采光剖璞”等几个词值得一提。前几天读到某词条,注释中有“毫发无遗憾”字样,印象中“憾”应为“恨”(经查系版本不同,《杜诗镜铨》作“憾”,笺注“一作恨”)。曹宝麟先生多年前有行书联“毫发无遗恨;波澜独老成”发表,当时爱其文辞文雅而有气势,特意查了来历。下午复见此条,再度搜索,偶见宋人集杜工部诗句词一阙,诵读一过,为之击节,录之如左:

苍生喘未苏,买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前两天读《中国成语大辞典》,见“持平之论”条下引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神仙必有,然必非今之卖药道士;佛菩萨必有,然必非今之说法禅僧”云云,三百年后的今天,此论犹能振聋发聩,那些打着“国学”旗号装神弄鬼之类种种闹剧可以休矣。


说明:本文发表于《书法导报》2021年第41期(2021.10.13)。

上一篇:写在全国第十九回七十年代书家代表人物提名展之前
下一篇:魏春雷样刊样报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