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多年临习汉碑,有较扎实的隶书基础,但又不愿沉浸在浓重的庙堂气息中,阻扼笔墨抒情写意的自由度,便又一头扎入朴拙自然、随意率真的简帛书中,在粉黛无施、大璞不雕的民间书迹中寻求无限生机。于是,我们看到了这种既工整严谨又巧寓变化,既敦实古朴又飘逸奔放的崭新面貌。而那丰筋健骨的粗重线条所构成的端伟宏阔的书体形象显然又与他钟情于颜体大楷不无关系。转益多师,一意贯之,如此学书取向是令人赞许的,值得指出的是,以率真的笔墨书渊明先生率真的诗章,已为珠联璧合,而其以沉涩厚重的用笔使书中显出几份沉郁苦涩的底蕴,揭示出诗人飘逸的外表下不能忘怀世事的本质,确为五柳先生之知音。
赵泾生(书法家、电视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