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路漫漫 上下求索
书法学习之路,孤独、彷徨、烦恼、失落、喜悦、感动、顿悟等始终相随,交替相伴。
与书法结缘,始于小学三年级,那时,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范读我的作文后,还表扬了我字写得漂亮。激动之余,盟生了将字写好的愿望,但苦于农村学校条件有限,根本没有书法老师,数年之久,都是自己随意涂抹。其实与书法全然无关,只是把字写得端正些罢了。
进入师范后,学校开设了书法课,有了专业书法教师任教,我才得以跨入书法之门。在陈立寿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慢慢懂得了书法与写字的区别,对书法的认识也与日俱增。那时喜爱柔美之书风,学赵楷赵行、摹曹全,日日临池不缀,加之喜逢国检,学校组织了十余人专攻书法,有幸加入,因此书法成为每日必修功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国中师生书法大赛中,我获得了三等奖。
毕业后,分配到一所山区小学任教,山高路远,周未亦住校,只有我和门卫两人者耳,伴我度过漫长周未的唯有书法,临帖、读书、购文房用品成为课余生活常态(需经常往返于学校、邮局,当时280元每月的微薄工资,居然能毫不犹豫买160元/刀的宣纸,订阅全年的《书法》杂志及各类昂贵的书法书藉,现在想来,我也是醉了),青灯古佛,尽得诠释。十余年来,汉、晋、唐、宋、元、明、清各代法帖均有涉猎,软硬兼施,硬笔为主,作品多有获奖、发表。2009年加入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后,意识到硬笔书法表现力的局限性,难有大的发展空间,毅然转而主攻毛笔书法。朝秦暮楚式的临习是不可行的,遂按李有来老师的点评,决定向米芾取法。苦练之余,经常向本市书法家毛毅、陈显明等老师请教,也曾到省城听书法讲座。两年下来,自觉书艺大进,适逢全国第十届国展举办,便开始准备作品参赛。为了写好这幅作品,从用笔、结体到章法都进行了构思,再反复训练,几易其稿,朝思暮想的结果公布了,却是名落孙山。虽说也知道入国展很难,但还是难以接受,以至于近半年几乎没再拿毛笔,消磨着百无聊赖的时光。随着时间推移,那种痛苦割舍后的空虚逐渐显现,在得知本市青年作者入了国展的消息后,更是悔恨不已,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于是重新沉静下来,找差距、寻不足,勤学多思。省书协举办的学习培训每次都积极参加,有幸得毛国典、聂成文、胡抗美、胡秋萍、丛文俊等著名书法家、教授指点,对书法逐渐有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解。2012年终于首次入了国展,当时那欣喜若狂的感觉至今仍记忆忧新(想来,十届国展虽未入展,积累肯定是有的),并于2013年多次入国展后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圆了所有书法作者都渴望的书法梦!
艺海无涯,成绩是暂时的,追求是无限的。这本作品集的出版,既是对前面书法学习的小结,也是新的起点,书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