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艺术馆 主办 加入收藏 | 回到总馆
首页 > 写意丹青-----赵月秋

写意丹青-----赵月秋
2015-10-13 00:45:45   点击:627

       1984年,我出生在云南边陲山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母都是没上过几年学的地地道道的农民,忠诚、善良、勤劳。孩提时代,便喜欢在家中院墙涂涂画画,常常把墙壁搞得面目全非,挨骂自然少不了,在骂声中反倒让我对字画产生了兴趣。从歪歪扭扭到工工整整,功夫不负有心人,写的字也渐渐变得好看起来,得到了周围的邻居和老师们的认可。中学时代,每逢春节,为邻家亲友书写春联,裁纸铺毫,忙得不亦乐乎。曾记得,为了练字,打起手电,掀开被褥,以床板作书案,挥毫作书的情景历历在目;为求得一捆用来练字的废旧报纸,与学校图书室管理员费劲口舌,至此难忘。学书之初,既无翰墨濡染之家风,又无名师秘传相授,吃了不少的苦头,走了许多弯路,但热爱使我忘却了伤痛。

19岁那年,我参军入伍,到了部队这所大学校。因写得一手还算漂亮的字,成为了所在军校里有名的板报员,常常在学校组织的板报比赛中拔得头筹,制作的板报数量每年都有100多块。大学四年,每月的津贴基本上都买了笔墨纸砚,写过的废纸摞起来足足有三四米高。现在想想,以前写的那些虽算不上是书法作品,却为日后的书法学习打下了美术基础。

2006年,我孑身一人,带着一大摞自己的“得意之作”,来到北京,向著名书法家刘洪彪老师求教问艺。本想刘老师一定会对我的习作夸奖一番,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刘老师看过我那些写得十分流利的“自由体”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写的这些字,乍一看写的很流畅,实质却没有来源和出处,线条浮躁轻飘,字的结体尚不可观,路子不正,算是刚刚入门吧。要想有所改观,就要重新从经典开始,向古人取法”。我当时听过之后,如同当头被泼了一盆凉水,刺激全身,这一席话句句真谛,如醍醐灌顶,这也使我在书法学习的道路上幡然醒悟:原来自己的学书之路还未走上正途。

回到部队,我并不因此而气馁。我想,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就应该坚持自己的梦想,有了正确的方向就要不懈地付诸行动,别人可以做好的事,我也一定能,而且我要争取做得比别人更好。不抛弃,不放弃就一定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重新翻开古人墨迹、石刻,这次,我不再囫囵吞枣,而是认真观察比较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从用笔到结体,从章法到墨色,认真揣摩,细心模仿,开始了漫长的临帖之路。临帖的过程,是与古人对话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最有收获的。面对古人的经典,越来越感到我自己的渺小与无知,越来越感受到书法的博大精深。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在先贤的书法经典中寻找适合表达自己情感的书写语言,这才是学习书法的正确之路。

回首往昔,苦过,痛过,笑过,自豪过。一路颠簸走来,偶尔拾得古人几颗遗珠,不免沾沾自喜,然如古人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论及艺事何尝不是如此?学书之路没有坦途,也没有止境,我愿用毕生心血浇灌这片热土,钟爱的书法之路。

 

乙未年春赵月秋于春城恬斋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赵月秋:狂草如兰散幽香------熊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