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艺术馆 主办 加入收藏 | 回到总馆
首页 > 胸中剑气,笔底波涛——品读书法家周建旭 /霍竹山

胸中剑气,笔底波涛——品读书法家周建旭 /霍竹山
2015-11-25 23:11:27   点击:967

      书房挂一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先生的立轴,“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整十年了。这也是我最喜爱的郁达夫先生的诗句。闲暇之余,经常比划一番,体味诗人、书法家洪波老师的博大的艺术情怀。虽然平日主要做些诗歌、小说的营生,但是,每天早上醒来顾不得洗脸,也要拿起毛笔来“龙飞凤舞”一阵子,出一头汗水才罢。因此,也算半个写字的。有时出门多日,没练字的地方,心里就痒痒的难受,缺少了什么似的,感觉整个人也打不起精神来。因有对书法的这份喜好,就多了一些勇气谈对书友周建旭书法的点滴认知。
        建旭有个笔名儿叫云水散人,我想这应该可以体现建旭生来的一些性情。也许正缘于此,建旭好写古代的山水诗以及古人的一些散文片段,《围炉夜话》、《小窗幽记》,他都写过。一个人的性情往往也影响着创作。书法对于建旭而言,就是他性格和情趣的体现,体现着他对于美的理想与追求。我曾经看过建旭写的一篇小楷,是老子的《道德经》,甚是喜欢。“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我想道家所说的“道”,也是建旭所追求的艺术之道吧。而他内心有了这个道家哲学的自然之 “道”,做人做事也自然有了自己的方圆。
        品味建旭的书法,我常想起余光中写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还有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建旭的草书正是这样,有着月光的飘逸,也有剑气的凌厉。这得益于建旭对于用笔疾驰与枯润的良好把握,还有他每次书写时对于所书作品恰如其分的情感释放。孙过庭在《书谱》中就运笔的疾驰与枯润关系这样写道:“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建旭善用“浓墨”,亦精通“燥笔”,浓燥之间,起伏有致,迅驰自如,浓墨处雄浑,枯燥处劲健。这样的书法作品有如马奔草原,日落黄沙,浑然一体。建旭的书法情绪通过笔底也就呈现出来了,如月色扬扬洒洒平静的宣纸上面,顿时波涛汹涌而至,又如剑气从面前一闪而过,心中不甚凛冽。建旭写出了这样好的作品,斩获第十届全国书展等等的数十次书法大奖,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而这自然而然的背后,是建旭多年的努力——透过建旭的书法作品,我甚至看到他汗水浸湿的背影了!
        建旭书法取法“二王”,一写就二十多年,而他自己也才是三十才出头的年轻人。在当今时代,学习、临摹“二王”的书法无疑是个大热门,建旭也学,也摹,可他不像许多人只是一味的搬袭前人,把字写的越像“二王”就越是好。他自知这样的书法,只能是照猫画虎的模仿,这样的书家永远无法完美表达自身的艺术追求。建旭学“二王”,学的是“二王”儒道二家的审美思想,是晋人崇尚自然的胸襟,虚灵的玄学意境,及其内心那股风流蕴藉之气在艺术层面上的外化。而“二王”的笔法也正是其精神气质的体现,是“意到即可”。墨润笔梢,笔落纸上,大笔一挥,神、气、骨、肉、血,就都跃然纸上了。建旭能达如此境地,这点最是令我为之欣喜。我想,这也为建旭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就奠定了结实基础。
        去年年底搬入新家,客厅里想装两书法横幅,其中一幅便是求得青年书法家周建旭的作品。建旭前段时间写好一幅行草《陋室铭》,让我眼睛为之一亮,清秀潇洒之间,正是令我赏心悦目的那种豪放、飘逸之气啊!因为还没有悬挂起来,常常没事就拿出来欣赏。一次我看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突然觉得那“草”字竟真仿佛从地上长出了一般,长的满家满屋子都是。夏天炎热的午后,在那一刻,凉快了许多下来。
       又想,有建旭的书法陪伴,以后闲暇的日子,会更有情趣。
                                 
                                                                                                                        2013-07-16于四有堂

上一篇:周建旭简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