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是通过笔墨线条的变化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一幅有内涵的书法精品,其枯淡浓涩的笔墨背后隐含着创作者对自然、社会、文化、生活的深层体验和思考。冯建国的作品正是体现了其多年来对书法艺术的深度探究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冯建国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崛起的书坛人物,他从进入师范院校开始,凭借对书法艺术的情有独钟和执着追求,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当时书法尚未形成什么气候,也没有什么时风的标签,但个人兴趣和职业的需要使他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书坛人物,并在不断努力中,用自己独立的艺术审美观念和不俗的书法表现,逐渐为书坛和公众注目。
书法家的成长,靠的就是长时间的修炼,既要饱读诗书,熟悉历史,又要修身养性,养心、养眼、养笔墨。冯建国在书法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得益于传统文化的修为和历代名家书法的滋养。他的楷书以唐楷为基,魏碑、墓志、摩崖皆有广泛涉猎;行草则以“二王”为宗,间以帛书、简牍。与其他书家不同的是,他在取法时没有死守一家,也没有浅尝辄止,而是博观约取,他从汉人尚气、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态、明人尚趣、清人尚朴的历代书体和书风的演变中,用心体悟笔墨的丰富性和风格的多样性,揣摩传统碑帖笔法和技法,汲取前辈大师的用笔精髓,以碑帖互参的审美理念,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既有魏晋的笔意,又有明清的笔法,风格上融碑融帖,写出了碑的雄强,写出了帖的优雅。
值得称道的是他的行草书法小品,宁静而又淡定,圆润而又朴拙,灵动中夹带着篆隶的高古意蕴,落墨圆润劲健,点画提按得当,章法自然和谐,布局虚实相间,起承转折也是雅韵有余。作品静而不躁,文而不野,润而不枯,简而不繁,呈现出朴实无华、自然本真的艺术风貌,让人过目难忘。
好作品不在于尺幅有多大,气势有多大,而在于是否能打动人心。弘一大师晚年的书法淡雅平和,安静得已经没有了“烟火气”,看起来静如止水,却能感动到人的灵魂,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师纯净的心灵,他看重的是文字的表情达意的功能,是抒发,而不是炫耀。这也是弘一大师给冯建国书法创作的启示。
有人说生活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交流,那么书法的本质当是大千世界自然万象碾过心灵留下的痕迹,激起的浪花,是创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一定是有感而发。书如其人,透过冯建国的一系列作品,你不难发现他几十年来的生活轨迹和情感轨迹,可以感受到他真诚率性的为人,可以感受到他沉静淡定的心态。
生活中的冯建国谦恭、勤奋、执着,近年来创作颇丰,成果累累,作品曾参加“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全国第二届隶书艺术展、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大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并获“林散之奖”佳作奖。但他没有因此举步不前,而是把每一次获奖当作起点。在坚持书法创作的同时,他还兼做书画编辑,他主编的《新水墨》在书画圈也是好评如潮。他把书画编辑当作是转益多师和广交朋友的平台,当作是砥砺艺术和修养心性的舞台。
这就是冯建国,一个以从容和淡定面对艺术,面对人生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