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艺术馆 主办 加入收藏 | 回到总馆
首页 > 正阳印象□ 木 文

正阳印象□ 木 文
2015-10-25 00:03:55   点击:709


    正阳每次走进我的视野,都是那么的阳光。高挑的个头,飘飘的长发,俊朗的面孔,还有那颗一笑就露出的虎牙。无不透着青春气息。看来朋友们称他是偶像型艺术家还是很恰当的。
   
正阳出生于197611,父亲是一名教师,母亲是一名医生。家中藏书甚多,父母平时都以读书为乐。良好的家庭气氛,为正阳后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七八岁的时候,在父亲的指导下,正阳翻开了那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字帖——柳公权真书《玄秘塔碑》。同时,这位柳少师的《笔谏》心正则笔正也深深地印在正阳的脑海中,成了他的座右铭。后来正阳又转习颜、褚诸家,上溯秦汉六朝、晋人法帖。数年间,他探寻了《张迁碑》的高古大气,《石门颂》的纵意豁达,《散氏盘》的厚重率意,《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的雄健奇崛,“二王的清隽潇散……广泛的临习法帖,博采众长,使他的艺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笔者印象当中,正阳的艺术之路似乎很顺利,也很幸运。他在十八九岁的时候,就连续在山东省省级展览中获奖。后来他又在多个全国级展览活动中入展获奖,未满三十岁的他,现在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印社社员、山东省书协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王正阳最初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篆刻。幼年的他就对战国玺、秦汉印尤为偏爱,曾临古印一千余方。正阳也颇具艺缘儿”,二十出头便拜在我国著名书法篆刻家李刚田先生和徐正濂先生门下,当然这与他的执著和真诚是分不开的。得到了名家的指点,加之他用心专一,正阳的艺术突飞猛进,特别是篆刻,在不断的探索完善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爽洁灵动、清峻自然的风格。目睹过正阳刀破石的人,都会被他挥洒自如、痛快淋漓的风格所感染。他的篆刻以战国古玺、秦汉印立根基,近年又广涉古砖瓦陶文,取其博厚古逸、天然拙朴,参入现代意识,古而不泥。他在《书法导报》2005年国际书法篆刻展中摘得专业组大奖。他的暮云合璧一印,在《书法导报》篆刻版中被列为佳作加以赏评,原文不长,兹录如下:
   
暮云合璧一印,文字介乎秦汉之间,印中方圆、疏密对比突出,斜角呼应醒目而不落匠痕。整体上看,它不是一方严格意义上的古玺式作品,与古玺的趣味稍有分别。以今天的眼光看,战国朱文小玺中颇多注重方圆、疏密对比且美术意味突出者,但其手法简明洗练,自然高古。王正阳此印虽小,但手法大胆奔放,显示出艺术创作的自由性,以巧思胜且不乏气势。这正是学古能变的表现。石上刻印,本无需与金属质的古印惟妙惟肖。这是对正阳暮云合璧的点评,但说出了他篆刻创作中学古能变的特点。
   
这些年正阳的书法国画也在与篆刻齐头并进。正阳的书法走的是碑帖结合的路子,博采众长,既崇仰书卷气的古雅清隽,更醉心金石气的生拙劲厚。滋养于古人经典,加以自己的理解,随缘行迹。不机巧,不媚俗,不以他人好恶而为之,处处真我,自得佳趣。正阳
曾深造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高研班,得诸多名家大师教诲,厚积薄发,出手不凡。他的国画气息与文人画相契合,取法宋元,气息高古,以书印为基底,学养为血脉,汲取古人高妙而为吾用,苦修虽为至理,亦是天赋使然!令人回味无穷之余,又不乏啧舌羡艳。更加之用功勤勉,解析精深,积厚修养,所以他的画作古雅间透着淡定清幽,看正阳创作的兰花,信手拈来,简约清逸,耐人寻味;墨竹劲节灵动,清筠滴露。山水画直取前贤,古茂简远;逸笔画韵姿天纵,风神超迈;工笔画细腻冷逸,不让古人;颇似禅者心印,仰之弥高,非高妙境,大智慧不可为也!
    
正阳为人真诚坦率,敬业乐群,勤奋而执著。更深知以文养艺的重要性。滋养书画印等艺术的主要养分是学养,忽视学问修养的加强提高,一味在纸笔刀石上游走,就是舍本逐末。所以正阳每天把时间大量地花在读书上。他在为笔者刻的一方书围印的边款中刊道:被狗围,吓晕了!被事围,烦晕了!被书围,乐晕了!幽默的语言当中,一方面显示了他的轻松睿智,同时也反映出了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这些年,正阳的文章也在专业刊物及其他姊妹艺术领域频繁的见诸报端,且均有独到见解。在文字学方面,正阳也有不俗的建树。
   
以正阳的年龄和成绩来对比,还有他的刻苦用功和高超的眼界与实力,笔者与圈内外的朋友一样,都认为他有具备成为大师级艺术家的优秀资质,并祝福着,期待着。对此正阳却不过多在意,他坚信“天道酬勤”,“行百里者半九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千古不易的硬道理,面对着如今纷繁的商业大潮,正阳还是在他的斗室中读书习字,作画刊石,自乐田园!依然的我行我素,不问世事。懒了去踢两下球,闷了就哼几句马谭杨奚,馋了啃一锅红烧排骨,怡然自乐。别的不说,单是这恬静的心态,正阳获得再多巨大的成就,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祝福他的这份心态的同时,也祝福他的艺术之路像他的为人一样,永远坦荡坚实!

                    

                    (此文曾发表于《青少年书法》200516期。现用文字作者木先生于2011年略有改动。)



上一篇:王正阳先生作品润格
下一篇:王正阳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