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艺术馆 主办 加入收藏 | 回到总馆
首页 > 楹联书法琐谈 

楹联书法琐谈 
2016-01-13 00:56:24   点击:943

 

传统的中堂、条幅、横幅、斗方、册页、手卷、条屏、扇面各种书法形制,都是以作品的幅面形状来划分的,楹联也是其中之一,但它有特别之处:一是对书写的文字内容有体裁上的要求,即必须是楹联,而其他形制则没有这样的情况,名副其实的“形式与内容统一”;二是其他各种形制都是能书能画,而楹联形制为书法独有,而且历史悠久,以影响最大的后蜀主孟昶亲笔题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记载来看,书法与楹联珠联璧合也有千余年了。

家居建筑高堂大屋的普及推动了书法形制的变化,无论书法还是绘画,尺幅明显增大,中堂、条幅、楹联等形制后来居上,逐渐流行,而形制的变化又直接影响到书法技术的变化,大不盈尺与高可逾丈,对书写技术的要求差异之大可想而知。到了清代,楹联更为普及,作为文学体裁,不但佳作迭出,而且理论也臻于完善,与此同时,作为书法形制之一,楹联书法也达到高峰,质量之高、数量之多,堪称空前。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八十年代初期,人们学习书法的热情空前高涨,出现了“书法热”,这一热就是三十几年。九十年代中期,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了“全国第一届楹联书法大展”,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届展,至今已经办了七届,有力推动了当代楹联书法创作,涌现不少人才。近年中国传统文化持续升温,楹联这种最具特色的文学、艺术形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地名胜古迹随处可见古今楹联书法,一年一度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也总少不了书法家为群众书写、赠送春联的身影。

从书法学习的角度,无论做为入门还是提高,楹联入手都非常方便,而且楹联形制本身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不夸张地说,它兼具多种书法形制特征,完全可以以一持万,触类旁通。之所以这样讲,归根结柢,离不开楹联体裁和书法章法的特性。因为楹联每比通常在五到十几字之间(当然还有更少更多的),比之长篇大论动辄几十几百字的大部头内容,每副楹联用的字数少得多,就学习而言,用不着等到书写技术非常成熟全面丰收,完全可以现炒现卖,学好几个字就可以尝试创作了。行气、章法之类问题可以不过多考虑,开始可以叠或打格子,按格子书写,这也是楹联书法容易入门的原因之一。当然,这种方式与严格意义上的创作还有距离,但在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锤炼书写技术、积累创作经验上无疑是行之有效的。相对较少的字数,有利于在单字上做足文章,而章法、行气调整起来也还方便,加上题款、钤印等细节,往往能立竿见影地提高作品质量,容易出精品,这也是楹联书法的魅力所在。如能持之以恒,集腋为裘,更上层楼是水到渠成的事。这些是易于入门的条件,也是进一步提高的条件。另外,为了尽快进入创作状态,可以选一副或几副古今佳作,一步到位,直接临摹较快地积累创作经验,不妨一试

另外,正式创作时为了作品效果,可以在纸墨等材料上用些心思,不要只认纯白的净皮、棉料等生宣。明清时期的楹联用纸上,泥金、泥银、洒金、洒银、烫金、烫银,水印、手描各种图案、界格,不一而足,还绢、绫、锦等丝织品,从材质到工艺,可谓丰富之极。俗话讲“三分画,七分裱”,其实合适的纸张本身已经可以让作品大为增色墨、印章、印泥的选用也是这个道理,看似小节,却直接关系作品品质,事半功倍,何乐不为?

学书法从楹联起步,既是方便之门,又能可持续发展,参展、日用,天地广阔,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上一篇:春节话春联
下一篇:魏春雷样刊样报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