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渊明故里一偏僻山村,幼时正值文革初期,解放前曾接受过十多年正规学校教育的父亲被谴回乡跟文盲一样耕田种地,父、母皆因家庭出身不好经常挨批受斗,祖上财产全部没收,一家七口人挤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土坯杂屋房内,家境异常贫困,我性格内向,遂移情于田园山水,沉稳的大山、挺拔的枫树、清澈的小溪,陶冶、滋润了我幼小的心灵。记得在我六岁那年,一位画家背着画夹走进了我的村庄,小桥、流水、石板路神奇般地出现在纸上,那古拙、沉涩的线条至今仍时时刺激着我。随后十几年的学生生涯,虽学业繁重,我亦不忘忙里偷闲,找点杂活---自学素描、书法,以此寄托自己对线条艺术的特殊情感。
17岁那年我糊里糊涂考上了大学物理系,学习不太紧张的校园生活,使我不再满足于单纯地学好纯理性的物理专业了,充沛的精力,除了运动,便要靠神秘的艺术来宣泄了。87年受崔廷瑶老师影响,我迷上了以形象的线条来造型的抽象艺术---书法,集诸名家习书经验,师法古人,五体皆习,软硬兼施,在宣纸、毛笔不就手的情况下,“纸短情长”的硬笔书法用以表情达意、记录灵感来得就更为方便及时,记得那时根据自己喜好,我用硬笔不同程度地临习了姿放宽博的《散氏盘铭》、方正古峻的《汉张迁碑》、朴拙自然的诸汉简帛书、雄强朴茂的颜书大楷、沉涩遒劲的《颜祭侄稿》和开张劲险的米黄行书,博采众长,力求笔下吐出有意味的线条。我深知功力不足,犹如夕阳西下时孤独的赶路人,只好紧赶几程,然而又恐食而不化、欲速不达,为此我常常困惑。思索之后,我开始看书,清徐三庚的一方印“日有一钱惟买书”成了我那时的癖好,从书上我认识了一生痛苦却始终在渴望生活的梵.高、八方之中唯有我大的孤寂简淡的朱耷等,他们一生苦难的历程使我感受到了艺术的份量,艺术是寂寞之道,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执着与疯狂......这种状态我持续了七年。
因生存压力,我于1994年初只身南下广州,应聘在一家音像出版社从事音像制品封面设计等工作,常常将书法及相关元素应用到设计作品中,娱人也自娱,业余时间常逛新华书店、画廊和美术展馆,以满足心底里的那份渴求。
直到2006年妻子喜怀双胎后我开始在九江安定下来,重拾笔墨,重建朋友圈,一上手便直奔书坛主流,以赛代练,直接与国内一流高手同场竞技,所接受的刺激与信息绝非是苦坐十年书斋可以得到的。见贤思齐、转益多师,少走了不少弯路,眼界与书艺同步快速提高。
开始时以曾经浸淫多年的隶书面世,将礼器之瘦劲、曹全之纵逸以近帖的用笔参以清人与今人结字法,强调其书写性,喜作小字鸿篇。结字上注重长扁、收放错落变化而又尽可能浑然一体,不见斧凿之痕。随后由隶书而转攻章草,创作时以《平复帖》为主调,参以《出师颂》、《月仪帖》以及带有现代人情感的今草笔意,追求古雅、简静之美,在全国书法展赛中有幸被专家认可,入展、获奖多次。循着隶书的历史发展轨迹,近几年开始关注清隶,游移于金农和伊秉授墨迹之间,感受雄浑、静默与金石味,希望有所心得。
成绩是暂时的,只要假以时日基本上就能取得,而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光有笔墨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技法的锤炼、学问的融合、素养的提炼、人格的升华,最终把书法内化成一种生命的体验,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
回头看看自己的学书之路,偶然中似有必然,中间十多年的断似也未断,我所从事的设计、摄影乃至文字等工作,一切都好像是要我为书法而储备点什么,每每伏案提笔,心中无限温暖,我感谢书法!
乙未初春吴学全匆匆敲于望庐轩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