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名叫吴学全,此后,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中,哪怕学业再繁重,他都要忙里偷闲,自学素描与书法。在他素白的岁月之笺上,书画艺术成为了指间的光阴,从来都没有断档。
十七岁那年,吴学全糊里糊涂地考上了大学物理系,自此,他充沛的热情,就开始在理性而科学的物理与感性而机变的艺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地里大挪移。吴学全认为:物理科学是我们,但是艺术是我。每一个搞艺术创作的人,都必须从我们回到我,只有自己认同自己,才有从艺的个性与动力。为了追寻这个纯粹的我,他不断学习再学习。1987年,吴学全遇见了书法家崔廷瑶老师,名师点灯,给他剩余的精力寻找到了一条出路。他开始以书法为媒介,将感情导向实际生活,因为艺术发轫于感情传达的需要。
熟悉艺术史的人晓得,艺术起源于摹仿、游戏、巫术以及季节记录等,学习书法自然也不例外。寒窗夜雨,良工苦心。吴学全不断师法古人,五体皆习。开始的时候,难免有些率意,在宣纸、毛笔不就手的情况下,就用硬笔书法表情达意、记录灵感。他根据自己的喜好,用硬笔不同程度地临习了姿放宽博的《散氏盘铭》、方正古峻的《汉张迁碑》、朴拙自然的诸汉简帛书、雄强朴茂的颜书大楷、沉涩遒劲的《颜祭侄稿》和开张劲险的米黄行书,企图博采众长,让自己的笔下能够吐出有意味的线条。
在如琢如磨的书写中,吴学全深知自己的火候不到,犹如夕阳西下时孤独的赶路人,遥望着远在远方的一盏孤灯,紧赶慢赶,走过了不少的歧途与行脚。临碑摹帖的时候,他常常感到困惑。有一种不知路在何方的迷茫。于他,这种状态持续了七年。苦苦思索后,他开始转向书本里探寻答案,就像清代徐三庚所篆刻的一方印那样:日有一钱惟买书。在书卷里,吴学全认识了一生痛苦却始终在探求艺术的梵.高,认识了孤寂简淡的朱耷。从中,他明白了一个朴素的道理:艺术从来不是急就章,需要花费毕生的精力。
然而,人毕竟要生活,总有一些波折与纠缠让你难以无拘碍地潜心书法。因生存压力,1994年,吴学全只身南下广州,被一家音像出版社聘用,从事音像制品封面设计工作。他常常将书法及相关元素应用到设计作品中,以便让自己的设计更加有意味。南下的日子里,但凡闲暇之时,他就去逛新华书店、画廊和美术展馆,外面的世界,既开阔了他的眼界,又勾兑了许多新的艺术心法。只是大把的光阴在东奔西走中抛掷,回归书法又将是何年?
直到2006年,吴学全才告别浪迹的生涯,在九江安定了下来。于是,重拾笔墨。有了沧桑阅历,再返观书法的本心,他知道学书的路径,应是由生到熟,再由熟返生。由生到熟后(大部分是半生半熟),继续长久往熟里写,没有理解碑帖或不再临帖、不精准临帖,最后难免走入通俗而浑然不知。这是危险的,因为,字要写生,要有骨肉血气。明白了这个理,吴学全开始有所侧重与突围,在隶书和章草上尤为用力。他深入《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等汉代碑刻,力求从中提炼出适合自我表现的东西来,将汉碑的雄浑大气和清人隶书以及当代人隶书结字的一些特点融合在一起,吴学全的隶书作品看上去似曾相识,却有自我的面目。其中有《张迁碑》的奇崛方整、《礼器碑》的古淡瘦劲、《曹全碑》的清秀纵逸,但又没有明显的拼凑感,融合得不露痕迹,自然而然,绝少当下“展览体”隶书那种搔首弄姿、扭捏作态之弊,别有一种雍正清刚之气流溢于字里行间。近些年,吴学全醉心于研习清隶,尤其对金农的漆书最有心得。金农隶书得力于《西岳华山碑》、《六发神籖碑》的影响,字体方中见圆,横粗竖细,变隶书扁平为纵长,向奇崛险峻转化。吴学全在雄奇恣肆的金农方笔中融入了宛转的笔法,自有一番面目。醉心清隶,循着隶书的历史发展轨迹,吴学全有心有法。
章草是吴学全的又一所长,他孜孜以求的是宁拙勿媚,宁涩勿滑,宁古勿新,宁率真勿安排,尺幅之间,拙朴自然,从中能够看出他对《平复帖》、《出师颂》等章草经典下过很大的功夫,而且能明显感受到他驾驭笔墨和经营章法的过人能力。学习章草,必须要对汉隶、汉简有一定研究,否则,或可得其皮相而难以得其深味。而具备了一定的汉隶和汉简基础,再转而过渡到章草,就可以顺利成章,有迹可循。而这对吴学全来说,正好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吴学全的小行楷和大字用笔细腻、点画精到,让人感到由线条散发出来的一种热力。
这是一个人们把目光投向日常生活和世俗欢悦的年代,吴学全却花费几十年的光阴游于艺,藉此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没有利害感的欢喜。吴学全常常回头打量自己的学书之路,觉得偶然中似有必然。从童年出发,可谓积蓄于心,中间十来年的生活奔波中看似间断,实则藕断丝连,他所从事的设计、摄影乃至文字等工作,似乎也是为书法而储备的历练。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和书写对象在心理上保持一段距离,才能真正发现对象有趣的美。
说起书法,忽然想到参禅。禅师们在解答问题时,往往跳出“两难”,着眼于对方困境,以立意更高的“禅语”来引起发问者的反思,让他们在自我反省中获得新的认识,从而让发问者顿有所悟,其思想境界也随之开阔起来。书法如同参禅,应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