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一江兄的电话已是几个月的光景了,一江兄欲出本集子,嘱序于我,这着实令我为难。以年齿论,我不够资格,以学养论,浅陋如我!总觉得“序”这样的东西是“腕们”的专属。但他言辞坚决,认为他的那点事我比较了解。无奈之下也就应承下来,心里却一直盘算:这笔该从何处下来。
大概上初三的时候,一江从别的学校转来,并不与我同班,他手里常持一本《颜真卿多宝塔》的帖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我们并不相熟。又过了些年,我也加入了考美院的队伍,背着画板穿梭在西安小寨周边的美术考前训练班。在这里,我又见到了一江。同校加同乡,分外亲切。那时小寨的培训班里,常常有美院的老师去指导,一大群的人围着老师摆好的静物、石膏像或模特画,老师的指导总是:型不准,头大了之类的片言只语,每次上课每人一元钱,随意进出,人员人数不限。为了省钱,我们一帮老乡下午总是聚集在八里村农居点的租赁房里,大家抓阄轮流做模特画速写。生活虽然清苦,但那种对艺术的狂热却是今天想来也激动不已的。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各地美院赶考、坐火车逃票之类,很多人也经历了屡考屡败、屡败屡考的煎熬。农村的孩子,上大学是唯一能转变身份,所谓“农转非”和谋一份正式工作的途径。
一江兄也大抵如此经历,甚至更有过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人生的历练。记得一次专业落榜,无颜见父母,我和赞兵在一江家里住了几日“相逢意气为君饮”我们也效仿古人,插草为盟结为兄弟。再后来,一江兄考上了宝鸡文理学院艺术系,这中间有着多少的艰辛与不易,那些故事,画友们至今还是时常念起,那时的我已在边疆的军营里几度春秋,回乡探亲,一下火车,就被一江为首的众弟兄接到了石坝河的文理学院。一江兄书画印皆能,但这时的他已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喜欢的书法上。
这些年来,我由新疆而至浙江,数十年漂泊在外,但与一江兄的的联系一直未断,这也源于书法。知道他一直孜孜于书艺的追求,并取得喜人的成绩,参加了许多省市展和国展,并在省市县文艺组织担任了多项职务,为家乡的艺术人才培养和书画艺术的繁荣发展在切切实实地做事。
我一直敬佩于一江兄对于艺术的坚守,他沉潜在乡邦这片孕育周秦文明的沃土上,广收博取并深受滋养。一江兄的书法,近期更多的看到他在行草书的用心。从总体上讲,他的审美趣味趋于恣肆狂放的路子,能在开合纵横中得到苍茫浑朴,跌宕起伏的韵致,这得力于这些年来始终坚持临帖,紧靠传统的“筑基”,另一方面又有“不安分”的性情流露,“西北风”的调子也在他的作品里贯穿始终,这犹如信步在凤翔原上,骄阳如火,麦浪似金,不时传来几声高亢沙哑、苍凉辽远的“秦腔”一样的自然而然。在我看来,地域风气和乡土特质的保留和流露是当下难能的好事,这远比因选秀参展而步趋于当下的“流行风”要高明得多。交通、通讯的发达和资源的共享使得因地域师承而形成的“流派”早已消解,但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特质和文化基因却始终充盈于我们的每个细胞,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如何在当代语境下,立足自身,探源溯流寻根问祖,扬长而避短,不盲目跟风,整合周秦文字资源,规模汉唐书写精神,把它融入自我的创作而“血脉相连“?在一面临池中我们是否也应该冷静地想一想:质实厚重,悲壮慷慨的猎猎秦风仍然可以作为我们的新生之源,博大雄浑的汉唐气象依旧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回望故乡,我常做是想,这可能不仅是游子的乡情,或许还有因距离而产生的“旁观者”的沉思。《集子》是一个交待,一个小结,但也是新一程的起点!云深不知处的艺途中,因与你同行而绚丽!行文至此,不禁想起《秦风》中的几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修我戈矛,与子偕作。愿与一江兄共勉,愿与同道诸友共勉。
2015年端阳节前
乔中石于湖上西泠印社
乔中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著名书画家、篆刻家。